
1、香港會計準則強調公允價值的運用,而內地會計準則更強調賬面價值
香港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一樣,在資產計價,尤其是資產交易方面,強調了公允價值的運用。而依據內地現行會計制度和已頒布的會計準則,基本上以賬面價值作為資產計價的基礎,這種差別突出表現在對投資和非貨幣性交易的處理上。?
2、在資產減值的計提方面,盡管兩地的會計準則都規定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具體規定有所不同
內地的規定更具體,例如對存貨不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具體情況均作了規定。而香港的規定相對而言更為原則,判斷資產減值中的個別認定法的運用更為普遍,更強調公司和會計師的職業判斷。?
3、都將關聯方交易作為處理的重點,但側重各有不同
內地更重視防止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操縱利潤,因此對關聯方間出售資產等交易的會計處理規定較嚴。而香港會計準則更強調關聯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總的說來,大陸與香港會計準則差別不是太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法律體??系不同
內地偏向內地法系,香港偏向英美法系。內地把會計納入法律體系內加以規范,而成文法的特點之一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這就是內地會計準則與制度并行,各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規定得較為詳細的重要原因。香港認為“會計不是法律而是藝術與科學的混合體”,并未將會計納入法律體系,而是用會計準則和公認會計原則來規范,更重視會計信息的公允和真實,因此更強調依靠公司和會計師的職業判斷。
2、兩者稅法的影響程度不同
由于內地偏向成文法系,其會計原則,會計制度受法律影響深遠,政府對企業施加較多的干預,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結合在一起,稅法對會計的影響頗大,制定會計準則時必須考慮對國家稅收的影響。香港由于是英美法系地區,某些項目基于納稅目的而列作費用,他們在財務報表中也一般列作費用,其收益表即應稅收益表。所以稅法對會計的影響相對而言并不大。
3、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香港已是比較成熟發達的市場經濟,公平、公開、透明、誠信地原則深入人心,價格信號能比較靈活及時地反映經濟本質,因此 香港在會計處理中較多應用公允價值的概念。內地市場經濟遠未達到成熟的地步。經濟生活中有許多轉軌時期特有的經濟現象,價格信號也多有扭曲,未能真正反映經濟實質。在這種經濟環境中,如果大量運用公允價值的概念,必然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利潤操縱空間,因此內地準則寧愿犧牲部分公允性而更強調信息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