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注冊商標需要注意些什么?
寫給第一次申請商標的你
對品牌的基本保護主要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商標、專利、著作權等。正確的做法是要縱向和橫向全方位注冊,不僅對相近商標進行注冊,也對相近行業甚至所有行業進行注冊。下面信合小編將分別說一下,商標注冊的優化形式,避免大家注冊了還無法規避那些坑。
跨類別注冊
比如一個做餐飲行業的品牌,就會涉及到很多的商標類別
如:29類食品類,30類調味品、糕點類,31類水果、蔬菜類,32類飲料類,33類酒類,40類食品加工類,43類餐館、飯店類,44類營養與飲食指導類。
通過跨類別進行注冊,這樣就不會在其它相關的類別出現同名的品牌,品牌在進行延伸時也不會出現法律上的麻煩。
不少商家朋友以為自己不會涉及到別的類別,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應該全方面進行跨類別保護才是王道。
跨行業注冊
還是以一個餐飲行業的品牌來說明
涉及“互聯網”行業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任何一個行業都可能涉及互聯網,那么你的品牌就必須要在互聯網行業進行商標注冊。
如:9類計算機軟件、程序類,35類公司經營、廣告、連鎖類,42類計算機軟件相關服務類。
涉及“運輸”行業
餐飲食品,你需要送給客戶。或者提供的食物半成品,你需要送給飯店,那么這時候就會涉及到39類的運輸、包裝、冷藏等等。
如:390048-運輸、390086-商品打包、390028-貨物貯存、390043-冷凍食品柜出租、390020-包裹投遞。
跨國注冊
商標保護是有區域性的,商標想要在哪個國家或地區得到保護,你就必須去該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商標。
比如你有一個商品要經過加拿大進入美國,只在美國注冊不行,你還得把可能涉及的國家都注冊一遍,一是減少通關費用,節省時間,二是保護自己的商品不會被當地起訴。
商標跨國注冊有4條渠道:
1.單一國家指定注冊
2.歐盟商標保護歐盟成員國
3.馬德里指定保護
4.非洲知識產品組織
商標注冊全類真的是代理機構的“圈錢大法”嗎?想對您說:
商標真的有必要注冊全部45個類別嗎?到底對于企業品牌的塑造意味著什么?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并不能理解45類商標與品牌有何關聯?這不,信合企業服務平臺立馬帶來了45類商標好處的詳解。
商標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似的商標都會很難。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造的品牌價值。
商標全類注冊是什么?在45個大類注冊同一個標志,則計為45個商標。這就是全類注冊了。
一般的注冊商標只在其所在類別受到法律保護,如果他人在申請人未申請注冊的其它類別注冊相同或類似商標,是被法律所允許的。
因此所謂的全類保護便是指在全部45個類別都使商標受到保護,防止別人在任何一個大類上侵犯商標權,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即便是你注冊了一個類可能被別人在同一大類再次注冊,這個就涉及到一個大類里面的類似群保護是否全面的問題了。
比如一個類(含10個產品/服務項目)按照2000算,45類全部保護就是9萬,但如果實際情況是每個大類里的產品根本不止10個,所以9萬根本就保護不全,只能每個大類盡可能選擇10個產品,那么每個大類里的不同類似群如果互不近似的話,沒有選中的類似群其他人也就可以用相同的商標申請,每個類都保護到位9萬可能還做不到,所以現在做全類的企業真正保護完整的可能少之又少,只能說表面上注冊了45個類吧!也許有人算過大概多少錢可以做到沒有遺漏的保護,在這里就不贅述了。說說全類的保護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商標全類注冊有什么好處?
①、防止他人攀附自己的品牌價值
商標全類注冊最直接的意義在于,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都會很難。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
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造的品牌價值。
②塑造商標優勢,保持品牌競爭力
商標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一定程度上其實代表了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能夠把自己的品牌做好,當然是每家企業的夢想,但這與市場的公平競爭并不矛盾。所以很多時候,率先取得成功的是他人也很正常。
但如果不同行業的企業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比如他人做童車,而自己卻生產兒童飲品)注冊的商標與自己的商標相同或近似,一旦人家先崛起并不斷強大,甚至超過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這就構成一種巨大的威脅了。
因為這樣不僅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受損,甚至還可能會淪為不知真相的消費者的笑話,認為自己在攀附他人的成功,從而影響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
所以,商標全類注冊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是為提高消費者和不同行業的商家對自己企業的識別能力,一方面也是在提高企業品牌的地位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③獲得比“馳名商標”更大的保護
按照《商標法》相關規定,馳名商標其實并不僅僅是一個榮譽概念,其性質更像是被侵權企業的一張盾牌。因為按照法律法規,可以根據馳名商標的馳名程度,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比如海爾,因為馳名程度非常高,相關部門在對其開展跨類保護時就幾乎涵蓋了全類。
但這并不意味著馳名商標無條件就可受到全類保護,嚴格來說,只能說其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
而全類注冊一旦成功,不論是否馳名商標,獲得的一定是實打實的全類保護,可以對任何未經同意將商標使用到其它類別商品或服務的行為進行維權。
④防止品牌價值被他人“破壞”
主要是指通過全類注冊防止他人在性質沖突、用途沖突甚至會對自己的商品/服務產生不良影響的商品/服務種類上注冊了相同名稱的商標,從而使自己的商譽、品牌價值蒙受損失。
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相互之間是存在天然的“違和”、甚至是相互對立的,雖然行業不同,但在對立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了相同名稱,總會給消費者心理上帶來不適感,從而影響商品銷售、服務推廣。
比方說一家做食品的企業,其商標名稱被他人用來注冊成性用品或者衛生潔具,這種情況無論是自己的品牌后期做大,還是他人的品牌后期做大,留給自己的總是尷尬大過于利益。
⑤為企業發展、品牌壯大“鋪路”
企業的發展軌跡一定是當其壯大到一定時期(20年、50年后),就極有可能利用自已的品牌效應走向多元化投資和發展路線。除開自己開展新型業態、開拓新市場外,還有可能參與其他產業的投資,這時全類注冊商標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從這一點來說,全類注冊商標一方面體現了企業具有很強的商標品牌意識和發展戰略性,一方面也是企業領導人的品牌觀、發展觀和做百年企業的事業心的表現。
二、哪些情況適合全類注冊?
①有經濟能力的“壕企”。不管規模大小,只要資產支撐得住眼光,就愿意花錢也花得起錢做全類保護;
②有實力的,受公眾關注程度高的企業。比如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很多高科技型企業的高速發展。像手機行業內迅速崛起的幾家國產品牌,因為短期內受到極大關注,所以商標被搶注的情況就很多。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維護統一的形象,就有必要進行全類別注冊;
③有長遠規劃的大中型企業。這類企業比一般微小企業有更長遠的品牌觀念,因此除了具備經濟實力,還對企業的品牌規劃與建設非常上心,對市場有強警覺心和高敏銳度,建立有自己的商標保護制度,設有專人管理,自然可以在商標全類保護上進行投資;
④該商標是一個臆造詞匯,顯著性較強。出于保護創意的想法,不想自己之外其他任何人使用自己的原創創意,也可以考慮進行全類保護;
⑤該商標是一個原創的、顯著性較強的美術作品。為了保護自己的創作心血,全類保護當然也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一般這樣的作品,都會建議同時通過著作權進行保護。
商標全類注冊并非一種未經思考的行為或者某些人認為的“商標代理機構圈錢大法”。
它能夠被很多企業接受并實行,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畢竟在這個同質化越老越嚴重的市場商,增強品牌商標凝聚力,突出品牌顯著性,增強防御力,防止自己的商標權和品牌價值被淡化,這些是很多企業都要考慮的現實。
當然,全類商標注冊或許會有些貴,那一步一步來,先注冊主要的類別,慢慢覆蓋全部類別,充分做好品牌保護。
三、45類商標有哪些?
第一類
用于工業、科學、攝影、農業、園藝和林業的化學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樹脂,未加工塑料物質;滅火和防火用合成物;淬火和焊接用制劑;鞣制動物皮毛用物質;工業用粘合劑;油灰及其他膏狀填料;堆肥,肥料,化肥;工業和科學用生物制劑。
第二類
顏料,清漆,漆;防銹劑和木材防腐劑;著色劑,染料;印刷、標記和雕刻用油墨;未加工的天然樹脂;繪畫、裝飾、印刷和藝術用金屬箔及金屬粉。
第三類
不含藥物的化妝品和梳洗用制劑;不含藥物的牙膏;香料,香精油;洗衣用漂白劑及其他物料;清潔、擦亮、去漬及研磨用制劑。
第四類
工業用油和油脂,蠟;潤滑劑;吸收、潤濕和粘結灰塵用合成物;燃料和照明材料;照明用蠟燭和燈芯。
第五類
藥品,醫用和獸醫用制劑;醫用衛生制劑;醫用或獸醫用營養食物和物質,嬰兒食品;人用和動物用膳食補充劑;膏藥,繃敷材料;填塞牙孔用料,牙科用蠟;消毒劑;消滅有害動物制劑;殺真菌劑,除莠劑。
第六類
普通金屬及其合金,金屬礦石;金屬建筑材料;可移動金屬建筑物;普通金屬制非電氣用纜線;金屬小五金具;存儲和運輸用金屬容器;保險箱。
第七類
機器,機床,電動工具;馬達和引擎(陸地車輛用的除外);機器聯結器和傳動機件(陸地車輛用的除外);除手動手工具以外的農業器具;孵化器;自動售貨機。
第八類
手工具和器具(手動的);刀、叉和勺餐具;除火器外的隨身武器;剃刀。
第九類
科學、航海、測量、攝影、電影、光學、衡具、量具、信號、檢驗(監督)、救護(營救)和教學用裝置及儀器;處理、開關、轉換、積累、調節或控制電的裝置和儀器;錄制、傳送、重放聲音或影像的裝置;磁性數據載體,錄音盤;光盤,DVD盤和其他數字存儲媒介;投幣啟動裝置的機械結構;收銀機,計算機器,數據處理裝置,計算機;計算機軟件;滅火設備。
第十類
外科、醫療、牙科和獸醫用儀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矯形用物品;縫合用材料;殘疾人專用治療裝置;按摩器械;嬰兒護理用器械、器具及用品;性生活用器械、器具及用品。
第十一類
照明、加熱、蒸汽發生、烹飪、冷藏、干燥、通風、供水以及衛生用裝置。
第十二類
運載工具;陸、空、海用客運或貨運裝置。
第十三類
火器;軍火及彈藥;爆炸物;煙火。
第十四類
貴重金屬及其合金;首飾,寶石和半寶石;鐘表和計時儀器。
第十五類
樂器。
第十六類
紙和紙板;印刷品;書籍裝訂材料;照片;文具和辦公用品(家具除外);文具用或家庭用粘合劑;繪畫材料和藝術家用材料;畫筆;教育或教學用品;包裝和打包用塑料紙、塑料膜和塑料袋;印刷鉛字,印版。
第十七類
未加工和半加工的橡膠、古塔膠、樹膠、石棉、云母及這些材料的代用品;生產用成型塑料和樹脂制品;包裝、填充和絕緣用材料;非金屬軟管和非金屬柔性管。
第十八類
皮革和人造皮革;毛皮;行李箱和背包;雨傘和陽傘;手杖;鞭、馬具和鞍具;動物用項圈、皮帶和衣服。
第十九類
非金屬的建筑材料;建筑用非金屬剛性管;柏油,瀝青;可移動非金屬建筑物;非金屬碑。
第二十類
家具,鏡子,相框;存儲或運輸用非金屬容器;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骨、角、鯨骨或珍珠母;
貝殼;海泡石;黃琥珀。
第二十一類
家用或廚房用器具和容器;烹飪用具和餐具(刀、叉、匙除外);梳子和海綿;刷子(畫筆除外);制刷材料;清潔用具;未加工或半加工玻璃(建筑用玻璃除外);玻璃器皿、瓷器和陶器。
第二十二類
繩索和細繩;網;帳篷和防水遮布;紡織品或合成纖維材料制遮篷;帆;運輸和貯存散裝物用麻袋;襯墊和填充材料(紙或紙板、橡膠、塑料制除外);紡織用纖維原料及其替代品。
第二十三類
紡織用紗和線。
第二十四類
織物及其替代品;家庭日用紡織品;紡織品制或塑料制簾。
第二十五類
服裝,鞋,帽。
第二十六類
花邊和刺繡品,飾帶和編帶;紐扣,領鉤扣,飾針和縫針;假花;發飾;假發。
第二十七類
地毯,地席,席類,油氈及其他鋪地板材料;非紡織品制墻帷。
第二十八類
游戲器具和玩具;視頻游戲裝置;體育和運動用品;圣誕樹用裝飾品。
第二十九類
肉,魚,家禽和野味;肉汁;腌漬、冷凍、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凍,果醬,蜜餞;蛋;奶和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
第三十類
咖啡,茶,可可和咖啡代用品;米;食用淀粉和西米;面粉和谷類制品;面包、糕點和甜食;食用冰;糖,蜂蜜,糖漿;鮮酵母,發酵粉;食鹽;芥末;醋,沙司(調味品);辛香料;冰(凍結的水)。
第三十一類
未加工的農業、水產養殖業、園藝、林業產品;未加工的谷物和種子;新鮮水果和蔬菜,新鮮芳香草本植物;草木和花卉;種植用球莖、幼苗和種子;活動物;動物的飲食;麥芽。
第三十二類
啤酒;礦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精的飲料;水果飲料及果汁;糖漿及其他制飲料用的制劑。
第三十三類
含酒精的飲料(啤酒除外)。
第三十四類
煙草;煙具;火柴。
第三十五類
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辦公事務。
第三十六類
保險;金融事務;貨幣事務;不動產事務。
第三十七類
房屋建筑;修理;安裝服務。
第三十八類
電信。
第三十九類
運輸;商品包裝和貯藏;旅行安排。
第四十類
材料處理。
第四十一類
教育;提供培訓;娛樂;文體活動。
第四十二類
科學技術服務和與之相關的研究與設計服務;工業分析與研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第四十三類
提供食物和飲料服務;臨時住宿。
第四十四類
醫療服務;獸醫服務;人或動物的衛生和美容服務;農業、園藝和林業服務。
第四十五類
法律服務;為有形財產和個人提供實體保護的安全服務;由他人提供的為滿足個人需要的私人和社會服務。
對品牌的基本保護主要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商標、專利、著作權等。正確的做法是要縱向和橫向全方位注冊,不僅對相近商標進行注冊,也對相近行業甚至所有行業進行注冊。下面信合小編將分別說一下,商標注冊的優化形式,避免大家注冊了還無法規避那些坑。
跨類別注冊
比如一個做餐飲行業的品牌,就會涉及到很多的商標類別
如:29類食品類,30類調味品、糕點類,31類水果、蔬菜類,32類飲料類,33類酒類,40類食品加工類,43類餐館、飯店類,44類營養與飲食指導類。
通過跨類別進行注冊,這樣就不會在其它相關的類別出現同名的品牌,品牌在進行延伸時也不會出現法律上的麻煩。
不少商家朋友以為自己不會涉及到別的類別,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應該全方面進行跨類別保護才是王道。
跨行業注冊
還是以一個餐飲行業的品牌來說明
涉及“互聯網”行業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任何一個行業都可能涉及互聯網,那么你的品牌就必須要在互聯網行業進行商標注冊。
如:9類計算機軟件、程序類,35類公司經營、廣告、連鎖類,42類計算機軟件相關服務類。
涉及“運輸”行業
餐飲食品,你需要送給客戶。或者提供的食物半成品,你需要送給飯店,那么這時候就會涉及到39類的運輸、包裝、冷藏等等。
如:390048-運輸、390086-商品打包、390028-貨物貯存、390043-冷凍食品柜出租、390020-包裹投遞。
跨國注冊
商標保護是有區域性的,商標想要在哪個國家或地區得到保護,你就必須去該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商標。
比如你有一個商品要經過加拿大進入美國,只在美國注冊不行,你還得把可能涉及的國家都注冊一遍,一是減少通關費用,節省時間,二是保護自己的商品不會被當地起訴。
商標跨國注冊有4條渠道:
1.單一國家指定注冊
2.歐盟商標保護歐盟成員國
3.馬德里指定保護
4.非洲知識產品組織
商標注冊全類真的是代理機構的“圈錢大法”嗎?想對您說:
商標真的有必要注冊全部45個類別嗎?到底對于企業品牌的塑造意味著什么?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并不能理解45類商標與品牌有何關聯?這不,信合企業服務平臺立馬帶來了45類商標好處的詳解。
商標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似的商標都會很難。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造的品牌價值。
商標全類注冊是什么?在45個大類注冊同一個標志,則計為45個商標。這就是全類注冊了。
一般的注冊商標只在其所在類別受到法律保護,如果他人在申請人未申請注冊的其它類別注冊相同或類似商標,是被法律所允許的。
因此所謂的全類保護便是指在全部45個類別都使商標受到保護,防止別人在任何一個大類上侵犯商標權,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即便是你注冊了一個類可能被別人在同一大類再次注冊,這個就涉及到一個大類里面的類似群保護是否全面的問題了。
比如一個類(含10個產品/服務項目)按照2000算,45類全部保護就是9萬,但如果實際情況是每個大類里的產品根本不止10個,所以9萬根本就保護不全,只能每個大類盡可能選擇10個產品,那么每個大類里的不同類似群如果互不近似的話,沒有選中的類似群其他人也就可以用相同的商標申請,每個類都保護到位9萬可能還做不到,所以現在做全類的企業真正保護完整的可能少之又少,只能說表面上注冊了45個類吧!也許有人算過大概多少錢可以做到沒有遺漏的保護,在這里就不贅述了。說說全類的保護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商標全類注冊有什么好處?
①、防止他人攀附自己的品牌價值
商標全類注冊最直接的意義在于,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都會很難。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
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造的品牌價值。
②塑造商標優勢,保持品牌競爭力
商標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一定程度上其實代表了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能夠把自己的品牌做好,當然是每家企業的夢想,但這與市場的公平競爭并不矛盾。所以很多時候,率先取得成功的是他人也很正常。
但如果不同行業的企業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比如他人做童車,而自己卻生產兒童飲品)注冊的商標與自己的商標相同或近似,一旦人家先崛起并不斷強大,甚至超過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這就構成一種巨大的威脅了。
因為這樣不僅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受損,甚至還可能會淪為不知真相的消費者的笑話,認為自己在攀附他人的成功,從而影響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
所以,商標全類注冊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是為提高消費者和不同行業的商家對自己企業的識別能力,一方面也是在提高企業品牌的地位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③獲得比“馳名商標”更大的保護
按照《商標法》相關規定,馳名商標其實并不僅僅是一個榮譽概念,其性質更像是被侵權企業的一張盾牌。因為按照法律法規,可以根據馳名商標的馳名程度,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比如海爾,因為馳名程度非常高,相關部門在對其開展跨類保護時就幾乎涵蓋了全類。
但這并不意味著馳名商標無條件就可受到全類保護,嚴格來說,只能說其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
而全類注冊一旦成功,不論是否馳名商標,獲得的一定是實打實的全類保護,可以對任何未經同意將商標使用到其它類別商品或服務的行為進行維權。
④防止品牌價值被他人“破壞”
主要是指通過全類注冊防止他人在性質沖突、用途沖突甚至會對自己的商品/服務產生不良影響的商品/服務種類上注冊了相同名稱的商標,從而使自己的商譽、品牌價值蒙受損失。
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相互之間是存在天然的“違和”、甚至是相互對立的,雖然行業不同,但在對立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了相同名稱,總會給消費者心理上帶來不適感,從而影響商品銷售、服務推廣。
比方說一家做食品的企業,其商標名稱被他人用來注冊成性用品或者衛生潔具,這種情況無論是自己的品牌后期做大,還是他人的品牌后期做大,留給自己的總是尷尬大過于利益。
⑤為企業發展、品牌壯大“鋪路”
企業的發展軌跡一定是當其壯大到一定時期(20年、50年后),就極有可能利用自已的品牌效應走向多元化投資和發展路線。除開自己開展新型業態、開拓新市場外,還有可能參與其他產業的投資,這時全類注冊商標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從這一點來說,全類注冊商標一方面體現了企業具有很強的商標品牌意識和發展戰略性,一方面也是企業領導人的品牌觀、發展觀和做百年企業的事業心的表現。
二、哪些情況適合全類注冊?
①有經濟能力的“壕企”。不管規模大小,只要資產支撐得住眼光,就愿意花錢也花得起錢做全類保護;
②有實力的,受公眾關注程度高的企業。比如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很多高科技型企業的高速發展。像手機行業內迅速崛起的幾家國產品牌,因為短期內受到極大關注,所以商標被搶注的情況就很多。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維護統一的形象,就有必要進行全類別注冊;
③有長遠規劃的大中型企業。這類企業比一般微小企業有更長遠的品牌觀念,因此除了具備經濟實力,還對企業的品牌規劃與建設非常上心,對市場有強警覺心和高敏銳度,建立有自己的商標保護制度,設有專人管理,自然可以在商標全類保護上進行投資;
④該商標是一個臆造詞匯,顯著性較強。出于保護創意的想法,不想自己之外其他任何人使用自己的原創創意,也可以考慮進行全類保護;
⑤該商標是一個原創的、顯著性較強的美術作品。為了保護自己的創作心血,全類保護當然也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一般這樣的作品,都會建議同時通過著作權進行保護。
商標全類注冊并非一種未經思考的行為或者某些人認為的“商標代理機構圈錢大法”。
它能夠被很多企業接受并實行,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畢竟在這個同質化越老越嚴重的市場商,增強品牌商標凝聚力,突出品牌顯著性,增強防御力,防止自己的商標權和品牌價值被淡化,這些是很多企業都要考慮的現實。
當然,全類商標注冊或許會有些貴,那一步一步來,先注冊主要的類別,慢慢覆蓋全部類別,充分做好品牌保護。
三、45類商標有哪些?
第一類
用于工業、科學、攝影、農業、園藝和林業的化學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樹脂,未加工塑料物質;滅火和防火用合成物;淬火和焊接用制劑;鞣制動物皮毛用物質;工業用粘合劑;油灰及其他膏狀填料;堆肥,肥料,化肥;工業和科學用生物制劑。
第二類
顏料,清漆,漆;防銹劑和木材防腐劑;著色劑,染料;印刷、標記和雕刻用油墨;未加工的天然樹脂;繪畫、裝飾、印刷和藝術用金屬箔及金屬粉。
第三類
不含藥物的化妝品和梳洗用制劑;不含藥物的牙膏;香料,香精油;洗衣用漂白劑及其他物料;清潔、擦亮、去漬及研磨用制劑。
第四類
工業用油和油脂,蠟;潤滑劑;吸收、潤濕和粘結灰塵用合成物;燃料和照明材料;照明用蠟燭和燈芯。
第五類
藥品,醫用和獸醫用制劑;醫用衛生制劑;醫用或獸醫用營養食物和物質,嬰兒食品;人用和動物用膳食補充劑;膏藥,繃敷材料;填塞牙孔用料,牙科用蠟;消毒劑;消滅有害動物制劑;殺真菌劑,除莠劑。
第六類
普通金屬及其合金,金屬礦石;金屬建筑材料;可移動金屬建筑物;普通金屬制非電氣用纜線;金屬小五金具;存儲和運輸用金屬容器;保險箱。
第七類
機器,機床,電動工具;馬達和引擎(陸地車輛用的除外);機器聯結器和傳動機件(陸地車輛用的除外);除手動手工具以外的農業器具;孵化器;自動售貨機。
第八類
手工具和器具(手動的);刀、叉和勺餐具;除火器外的隨身武器;剃刀。
第九類
科學、航海、測量、攝影、電影、光學、衡具、量具、信號、檢驗(監督)、救護(營救)和教學用裝置及儀器;處理、開關、轉換、積累、調節或控制電的裝置和儀器;錄制、傳送、重放聲音或影像的裝置;磁性數據載體,錄音盤;光盤,DVD盤和其他數字存儲媒介;投幣啟動裝置的機械結構;收銀機,計算機器,數據處理裝置,計算機;計算機軟件;滅火設備。
第十類
外科、醫療、牙科和獸醫用儀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矯形用物品;縫合用材料;殘疾人專用治療裝置;按摩器械;嬰兒護理用器械、器具及用品;性生活用器械、器具及用品。
第十一類
照明、加熱、蒸汽發生、烹飪、冷藏、干燥、通風、供水以及衛生用裝置。
第十二類
運載工具;陸、空、海用客運或貨運裝置。
第十三類
火器;軍火及彈藥;爆炸物;煙火。
第十四類
貴重金屬及其合金;首飾,寶石和半寶石;鐘表和計時儀器。
第十五類
樂器。
第十六類
紙和紙板;印刷品;書籍裝訂材料;照片;文具和辦公用品(家具除外);文具用或家庭用粘合劑;繪畫材料和藝術家用材料;畫筆;教育或教學用品;包裝和打包用塑料紙、塑料膜和塑料袋;印刷鉛字,印版。
第十七類
未加工和半加工的橡膠、古塔膠、樹膠、石棉、云母及這些材料的代用品;生產用成型塑料和樹脂制品;包裝、填充和絕緣用材料;非金屬軟管和非金屬柔性管。
第十八類
皮革和人造皮革;毛皮;行李箱和背包;雨傘和陽傘;手杖;鞭、馬具和鞍具;動物用項圈、皮帶和衣服。
第十九類
非金屬的建筑材料;建筑用非金屬剛性管;柏油,瀝青;可移動非金屬建筑物;非金屬碑。
第二十類
家具,鏡子,相框;存儲或運輸用非金屬容器;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骨、角、鯨骨或珍珠母;
貝殼;海泡石;黃琥珀。
第二十一類
家用或廚房用器具和容器;烹飪用具和餐具(刀、叉、匙除外);梳子和海綿;刷子(畫筆除外);制刷材料;清潔用具;未加工或半加工玻璃(建筑用玻璃除外);玻璃器皿、瓷器和陶器。
第二十二類
繩索和細繩;網;帳篷和防水遮布;紡織品或合成纖維材料制遮篷;帆;運輸和貯存散裝物用麻袋;襯墊和填充材料(紙或紙板、橡膠、塑料制除外);紡織用纖維原料及其替代品。
第二十三類
紡織用紗和線。
第二十四類
織物及其替代品;家庭日用紡織品;紡織品制或塑料制簾。
第二十五類
服裝,鞋,帽。
第二十六類
花邊和刺繡品,飾帶和編帶;紐扣,領鉤扣,飾針和縫針;假花;發飾;假發。
第二十七類
地毯,地席,席類,油氈及其他鋪地板材料;非紡織品制墻帷。
第二十八類
游戲器具和玩具;視頻游戲裝置;體育和運動用品;圣誕樹用裝飾品。
第二十九類
肉,魚,家禽和野味;肉汁;腌漬、冷凍、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凍,果醬,蜜餞;蛋;奶和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
第三十類
咖啡,茶,可可和咖啡代用品;米;食用淀粉和西米;面粉和谷類制品;面包、糕點和甜食;食用冰;糖,蜂蜜,糖漿;鮮酵母,發酵粉;食鹽;芥末;醋,沙司(調味品);辛香料;冰(凍結的水)。
第三十一類
未加工的農業、水產養殖業、園藝、林業產品;未加工的谷物和種子;新鮮水果和蔬菜,新鮮芳香草本植物;草木和花卉;種植用球莖、幼苗和種子;活動物;動物的飲食;麥芽。
第三十二類
啤酒;礦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精的飲料;水果飲料及果汁;糖漿及其他制飲料用的制劑。
第三十三類
含酒精的飲料(啤酒除外)。
第三十四類
煙草;煙具;火柴。
第三十五類
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辦公事務。
第三十六類
保險;金融事務;貨幣事務;不動產事務。
第三十七類
房屋建筑;修理;安裝服務。
第三十八類
電信。
第三十九類
運輸;商品包裝和貯藏;旅行安排。
第四十類
材料處理。
第四十一類
教育;提供培訓;娛樂;文體活動。
第四十二類
科學技術服務和與之相關的研究與設計服務;工業分析與研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第四十三類
提供食物和飲料服務;臨時住宿。
第四十四類
醫療服務;獸醫服務;人或動物的衛生和美容服務;農業、園藝和林業服務。
第四十五類
法律服務;為有形財產和個人提供實體保護的安全服務;由他人提供的為滿足個人需要的私人和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