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仍是世界第一
近來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在東盟五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增長,引起了一些推測,即這些國家已經成功取代中國,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然而,通過更進一步的觀察顯示,中國很可能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的位置。
中國在外商直接投資上發布了兩組數據。第一組是由商務部(MOFCOM)發布。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僅有1180億美元流入。第二組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發布的。外管局的數據是前一組數據的兩倍。
很多的分析者依賴于商務部的數據,因為它每一個月發布一次。同時,商務部在來源國、行業和投資結構方面提供了更細致的數據。盡管如此,商務部的數據卻低估了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首先,它僅僅包括了非金融企業的投資。第二,它也沒有包括外國公司從它們國外的母公司所獲得的借款。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沒有包括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的大部分再投資收益。
兩種數據中所出現的巨大的、并在逐漸增長的差距,大多是源于再投資收益。商務部并不登記那些不以資本投資的名義上報的再投資。在中國,外國公司和外國投資的收益在2013年可能會達到接近2180億美元。基于在中國的美國跨國公司的數據來看,至少一半的收入將被再投資。作為對比,2013年外國公司上報的資本投資總共卻只有420億美元。從這可以看出,保守估計的話,再投資收益至少占SAFE和MOFCOM外商直接數據差額的60%。
雖然SAFE數據更不頻繁,也更不細致,但它與其他國家更具可比性。因為,SAFE數據是基于國際標準來計算貿易支付差額的。根據SAFE的數據,中國在2012年和2013年仍然是外國直接投資資本流入的首選國家。以中國資本流入的速度來看,中國仍正在FDI的存量上逐漸靠近歐盟和美國。要想趕上中國而成為FDI增長的首要目的地,東盟五國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在外商直接投資上發布了兩組數據。第一組是由商務部(MOFCOM)發布。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僅有1180億美元流入。第二組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發布的。外管局的數據是前一組數據的兩倍。

很多的分析者依賴于商務部的數據,因為它每一個月發布一次。同時,商務部在來源國、行業和投資結構方面提供了更細致的數據。盡管如此,商務部的數據卻低估了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首先,它僅僅包括了非金融企業的投資。第二,它也沒有包括外國公司從它們國外的母公司所獲得的借款。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沒有包括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的大部分再投資收益。
兩種數據中所出現的巨大的、并在逐漸增長的差距,大多是源于再投資收益。商務部并不登記那些不以資本投資的名義上報的再投資。在中國,外國公司和外國投資的收益在2013年可能會達到接近2180億美元。基于在中國的美國跨國公司的數據來看,至少一半的收入將被再投資。作為對比,2013年外國公司上報的資本投資總共卻只有420億美元。從這可以看出,保守估計的話,再投資收益至少占SAFE和MOFCOM外商直接數據差額的60%。
雖然SAFE數據更不頻繁,也更不細致,但它與其他國家更具可比性。因為,SAFE數據是基于國際標準來計算貿易支付差額的。根據SAFE的數據,中國在2012年和2013年仍然是外國直接投資資本流入的首選國家。以中國資本流入的速度來看,中國仍正在FDI的存量上逐漸靠近歐盟和美國。要想趕上中國而成為FDI增長的首要目的地,東盟五國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