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復蘇,但就業市場仍無動于衷:歐元區國家仍有近1900萬人欲謀得一職糊口。
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公布數據,歐元區三月失業率仍有11.8%,三個月來的高失業率幾乎沒有變動,且只稍低于2013年9月的歷史記錄——12%。
希臘和西班牙超過四分之一人口失業,意大利失業率雖只有他們的一半,但也離最高記錄不遠。若以標準化后數據來看,歐元區內失業率最低者為奧地利,僅4.9%,亞軍為德國的5.1%,其次為盧森堡6.1%。
對青年影響尤深
其中青年失業率特別高,全歐元區的青年失業率為23.7%,將近343萬名25歲以下青年找工作未果。此數據比2月少了1萬人,且也比去年同期降低16萬6 千人。德國約有8%青年無工作,但希臘(56.8%)和西班牙(53.9%)的青年失業率卻為德國七倍。然而,究竟應如何解讀青年失業率,目前眾說紛紜, 因部份國家亦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納入失業人口。
歐盟就業執委安多爾(Laszlo Andor)呼吁各會員國應采取措施,以應對目前歐洲發展不均的問題。歐洲大陸的經濟前景為何,將會決定“我們能否透過經濟和貨幣聯盟彼此建立更緊密的連結,并且維持強勢地位;抑或將驅逐歐盟或全體社會中較弱勢的國家?!?/p> ]]>
換言之,就業市場在過往一年的發展相當平穩,人力資源的供求狀況也沒有驟變。面對如此格局,相信在制訂公司來年的人力資源大計時,亦不會十分困難。預計來年的增薪幅度,很可能與通脹率的水平相若。
中高層管理人才荒
雖說就業市道平穩,未許大變;但這亦代表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還未遇見解決的契機。例如在現今全民就業的狀況下,不少雇主都慨嘆“請人難”;尤其是 資深的行政管理人員,在若干行業都出現小型的人才荒。零售業是個典型的好例子;無論是高端消費品,或是日用品的零售商,它們總是長年累月在尋覓合適的中至 高層之營運管理人才。相關職位懸空的時間長達半年或以上,也是司空見慣的。
如果在市場上難以招聘到優秀的人才加盟,恐怕只有強化內部培訓,是所余無幾的方法去解決人才荒的問題。若干大企業還可增撥資源去栽培接班人;然而,捉襟見肘的中小企,又怎么辦呢?
全民就業固然是個好現象;不過,中小企的雇主卻往往感覺到十分“頭痛”。
盡管他們愿意付出較市價為高的工資,也未必能成功聘請到心儀的人才。
向往任職大企業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那么,中小企的雇主是否苦無出路呢?未必!近年來,由內地來港就讀大學本科或研究院課程的學生數字不斷上升。普遍而言,這些內地同學較本港同學在“搵工”一事上,是較為著緊的。
內地畢業生心急求職
不少香港同學在大學畢業后會往外地游歷,沒有工作一年半載也可依賴老爸、老媽過活。
相反,內地畢業生如欲留港,他們必須要在畢業一年內找到工作。正因為內地畢業生“心急搵工”,他們在選擇雇主的態度上也較本地同學開放,未必只傾慕大企業。
筆者認識某些內地生,他們在港畢業后,都投身本港的中小企。對他們而言,留港工作至為重要;若中小企能提供就業機會,他們當愿意好好珍惜。中小企的雇主不妨向各大專院校的就業輔導處叩叩門,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生力軍”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