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至2009年11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為604億元人民幣,較10月底增長5.5%。在人民幣存款猛增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研究人民幣在香港直接投資等各項業務。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香港正扮演著重要角色并發揮優勢。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1月份香港特區存款總額增0.5%;其中外幣存款增1%,而占外幣存款2.2%的人民幣存款則增加5.5%,至604億元人民幣。截至2009年11月底,外匯基金總資產增加1971億元,至22354億元;其中外幣資產增1963億元,港元資產增8億元。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外幣資產增加,主要是因為以港元購買外幣、已購入但未結算的證券交易增加,以及外幣投資的估值收益。港元資產增加,主要是因為港股的估值收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啟動和推進,中國政府正逐步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條件,香港也一直參與其中,發揮著試驗田、突破口、排頭兵的作用,例如,QFII和QDII制度的建設有香港的參與,人民幣境外流通和功能的擴展有香港的參與,貨幣互換協議有香港的參與,人民幣貿易境外結算也有香港的參與。 去年,國家為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又在香港實施了兩項非常重要的舉措,一是國家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了60億人民幣國債,二是國家出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允許香港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清算服務。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在國家行政學院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上述舉措不僅提升了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成為區域性結算貨幣的條件,強化香港全球金融中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香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協助國家控制相關的金融風險。 而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香港這一市場,積極研究各項相關創新業務。香港媒體近日報道稱: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會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后表示,溫總理支持香港研究發展人民幣貿易融資、彈性處理跨境貿易相關的賬目及項目融資,以及用人民幣在香港直接投資等業務。消息透露,人民幣在香港直接投資,確立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顯示人民幣資本賬項目進一步開放。其次反映內地機構可以用人民幣支付香港企業的并購交易,但不包括股票類等非直接投資。個人亦可透過離岸公司形式,以人民幣赴港置業,但詳情仍待中央政府和香港金管局研究。 |